湖面上油綠的病魔正在散去,一行行白鷺再次飛回湖邊,倚靠在翩翩綠蔭之下,魚兒再次躍出水面,鳥兒再次歡聲歌唱,西湖好了起來,農民再次富了起來,“綠水青山,就是金山銀山”。全面的產業升級發展轉型,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實施,讓西湖畔的群眾,開始了對新生活的思考,不再只依靠西湖水來生存,讓這個久病初愈的山野精靈,得以喘息,恢復和調整,讓洱海母親湖得以恢復,讓大理得以發展。
1941年8月26日早七時半抵達昆明,這次到昆明住了兩個半月,和同行友人在西南聯大演講、游黑龍潭、游大觀樓、游翠湖,最想去的是西山,最大的愿望是中秋滇池賞月。 ——老舍《滇行短記》 60年前的滇池月色到底有多美?這位守護了滇池半輩子的長者肯定不曾想到,但我好想讓他知道,他守護的這片水面,曾經宛若人間仙境,我想他知道了一定很開心吧。于是我問他借了紙筆,留下兩篇文章,一篇寫下1941年的滇池月夜,贈送給長者;一篇記錄2000年的滇池面貌,帶回去警醒1941年的自己。
湖面上油綠的病魔正在散去,一行行白鷺再次飛回湖邊,倚靠在翩翩綠蔭之下,魚兒再次躍出水面,鳥兒再次歡聲歌唱,西湖好了起來,農民再次富了起來,“綠水青山,就是金山銀山”。全面的產業升級發展轉型,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實施,讓西湖畔的群眾,開始了對新生活的思考,不再只依靠西湖水來生存,讓這個久病初愈的山野精靈,得以喘息,恢復和調整,讓洱海母親湖得以恢復,讓大理得以發展。
1941年8月26日早七時半抵達昆明,這次到昆明住了兩個半月,和同行友人在西南聯大演講、游黑龍潭、游大觀樓、游翠湖,最想去的是西山,最大的愿望是中秋滇池賞月。 ——老舍《滇行短記》 60年前的滇池月色到底有多美?這位守護了滇池半輩子的長者肯定不曾想到,但我好想讓他知道,他守護的這片水面,曾經宛若人間仙境,我想他知道了一定很開心吧。于是我問他借了紙筆,留下兩篇文章,一篇寫下1941年的滇池月夜,贈送給長者;一篇記錄2000年的滇池面貌,帶回去警醒1941年的自己。
湖面上油綠的病魔正在散去,一行行白鷺再次飛回湖邊,倚靠在翩翩綠蔭之下,魚兒再次躍出水面,鳥兒再次歡聲歌唱,西湖好了起來,農民再次富了起來,“綠水青山,就是金山銀山”。全面的產業升級發展轉型,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實施,讓西湖畔的群眾,開始了對新生活的思考,不再只依靠西湖水來生存,讓這個久病初愈的山野精靈,得以喘息,恢復和調整,讓洱海母親湖得以恢復,讓大理得以發展。
1941年8月26日早七時半抵達昆明,這次到昆明住了兩個半月,和同行友人在西南聯大演講、游黑龍潭、游大觀樓、游翠湖,最想去的是西山,最大的愿望是中秋滇池賞月。 ——老舍《滇行短記》 60年前的滇池月色到底有多美?這位守護了滇池半輩子的長者肯定不曾想到,但我好想讓他知道,他守護的這片水面,曾經宛若人間仙境,我想他知道了一定很開心吧。于是我問他借了紙筆,留下兩篇文章,一篇寫下1941年的滇池月夜,贈送給長者;一篇記錄2000年的滇池面貌,帶回去警醒1941年的自己。